日期:2025-08-06 08:09:03
今年7月,刚刚履新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外交和内政领域传递了两个引人注目的信号。首先,他正式邀请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出席将在韩国庆州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这一邀请被解读为李在明政府向朝鲜释放的善意信号,意在寻求缓解紧张的半岛局势。其次,李在明政府的内部消息透露,李在明正在推动韩国在五年内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意味着韩国将在军事战略上更加独立,摆脱长期以来依赖美国的局面。
6月4日,李在明当选为韩国第21任总统,凭借49.42%的得票率战胜了其他竞争者。尽管与以往的韩国总统相比,这一得票率并不突出,但考虑到韩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分裂,他能够获得如此支持,已显得颇为不易。尤其是在前总统尹锡悦的“戒严”政策背景下,社会早已出现了明显的裂痕。能够获得接近50%的选票,李在明的支持度无疑是相当可观的。
展开剩余73%在竞选过程中,李在明被普遍认为在外交政策上倾向于亲近中国和朝鲜。上任后的6月6日,李在明就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时同意深化韩美同盟,并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然而,李在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尽管要巩固韩美日同盟,他并不希望“将所有的筹码都押在美国一边”,尤其是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不应敌对。与尹锡悦政府的“亲美”立场不同,李在明更强调的是“平衡外交”,通过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同时推动与朝鲜的和解,提升韩国的战略安全。
特别是在朝鲜问题上,李在明与金大中的“阳光政策”以及文在寅的“对朝友好”理念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上任后,李在明便承诺恢复朝韩之间的军事热线,并采取了多项亲朝政策,包括暂停对朝的扩音宣传,禁止向朝鲜散发传单等措施。到了7月,李在明更进一步邀请金正恩参加APEC峰会,借此希望与金正恩直接对话。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李在明政府在朝鲜问题上持有积极的立场,尽管美国方面要求韩国履行印太战略,但李在明政府实际上并未完全执行针对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的部分内容。
此外,李在明在对日本的态度上也显得非常坚定。朴槿惠总统任内,韩国与日本签署了《韩日慰安妇协议》和《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但李在明主张废除这两项协议,认为它们严重损害了韩国的国家利益和尊严。
不仅如此,韩国媒体还透露,李在明可能推动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根据韩媒报道,韩国国防部长提名人在国会听证会上暗示,李在明政府计划在五年内推动收回这一指挥权。虽然总统府随即澄清这只是提名人的个人看法,并非政府立场,但这一消息的流出还是引发了广泛关注。考虑到李在明多次表示要增强韩国的战略自主性,外界普遍认为他可能在推动韩国战略转型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战时指挥权”这一问题源于朝鲜战争结束后的特殊安排。在战争爆发时,韩国军队的指挥权由美军掌控,直到1994年,韩国才勉强收回部分指挥权。然而,战时指挥权依然由美韩联合司令部控制。在一些韩国人看来,战时指挥权完全由美国掌握,象征着韩国的军事主权受限。李在明若能成功推动这一议题,将有助于提升韩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满足了国内激进民族主义者的诉求,进一步提升其支持率。
然而,收回战时指挥权的过程并非易事。美国对于这一议题的态度一直较为保守,认为韩国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情报共享系统尚未成熟。因此,美国显然不愿轻易将战时指挥权交给韩国。而在韩国国内,保守派力量则坚决主张维护“美韩同盟优先”,这使得李在明的计划面临不小的阻力。如果他贸然推动这一议题,势必会引发国内政治和军方的强烈反应,甚至可能引发与美国的矛盾。
总体而言,李在明通过释放对朝鲜的善意和可能收回战时指挥权的行动,正在推动韩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强调在美韩同盟框架内保持自主性。这种政策转向对中国而言可能带来一定的利益,尤其如果李在明能够顺利执政,那么他对中国的友好姿态将更加巩固,韩中关系也可能进一步发展。
发布于:天津市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